首页 - 职场百科 > HR为什么要问你目前有几个offer

HR为什么要问你目前有几个offer

发布于:2025-06-01 11:30

较多公司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后,刘康开始寻找公司面试合适职位。但是当HR提问“你目前收到了几个offer”时,他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坦白。

通常在面试中,HR会询问一些信息来评判面试者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以此来进行筛选。

而于求职者而言,了解面试官提问“你目前收到了几个offer”的潜台词,把握面试的主动权,才能渐进求职面试的最佳状态。

HR为什么要问你目前有几个offer?


1、侧面观察面试者素质


当HR询问面试者“你目前有几个offer”时,其实也是侧面观察面试者的素质,观察其是否会对其他公司和自身做出评判和讨论,再进行下一步测评。

社会心理学家卢钦斯通过实验提出“首因效应”,即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主要位置。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自身和其他人的评价和谈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其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而HR期待从回答中了解更多有效信息,来对该求职者进行测评。

知乎上有句话说,求职者对已有offer的态度和评价,更多层面体现了他的素质和发展前景。

因此,面试过程中,求职者要注重回答是否得体、自然,从而来为自身赢得好感。

2、调整薪资幅度,掌握谈判主动权


面试过程,最难谈判的就是入职薪资的敲定。而HR是想通过你对收到目标offer的回答以及和其他公司给予的薪资水平,来适当调整薪资幅度。

王辉在面试中被HR问及“你目前收到了几个offer”以及其薪资待遇如何时,她如实回答了相关问题。

在之后的薪资待遇商议中,HR便清楚了王辉的目前薪资待遇和商议幅度,若王辉提出加薪和其他要求时,HR便有理由拒绝并提出该公司的条件,从而掌握薪资谈判主动权。

社会调查显示,薪资待遇是当前职场人最关心的一项指标。因此求职者在面试中要清楚HR问题的用意,并就轻避重,以便面试后期方便商议预期薪资。

3、判断职业规划,测评岗位契合度


HR提及“你目前收到了几个offer”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侧面判断求职者的职业规划。若是直接提问,HR认为求职者会充分准备,难以得到真实的现象。

因而,当其提问该问题时,会期待求职者答出已收到offer,并就其规划加以详细的阐述。

有知名HR指出,面试的种种问题,看似各不相连,实则通汇贯通。最终他们会得到有效的数据来测评求职者的岗位契合度,从而进行评断。

当HR提问你有几个offer时

该如何回答?


1、学会“认知”思维,诚实坦白赢得好感


近日爆火的职场剧《完美关系》中,江达琳拜卫哲为师,并接了纽非思的危机公共事件。当时杨墨在度假期间因过劳导致死亡,但是公司不承认杨墨的死因,想进行公关并安抚,同时给予两个月安抚费。

但是,在江达琳和卫哲了解真相后,他们决定向纽非思公司诚实坦白,最终公司决定给予杨墨两百万抚恤金,每个月给孩子三千抚养费。同时,纽非思将明年的公关业务也给了DL。

在面试中,要逐渐学会“认知”思维,即认知并把握事件过程,建立大局感。若目标职位是心仪岗位,不妨诚实坦白,从而赢得HR好感。

2、隐藏“底牌”offer,巧妙否认表达入职意愿


若目标公司并非最优选择,求职者可隐藏“底牌”offer,以免清楚面试者有更好的选择时决定主动放弃该人员。

小徐面试销售岗位,开始面试时,HR询问了小徐之前收到过几个offer。小徐认为如果自己说出比该公司竞争力大的offer,便难以顺利通过面试。

她巧妙否认了收到offer,并表达了希望入职该公司的意愿。几天后,小徐收到了该公司的offer,成功掌握的offer的选择权,并择优入职。

若目标公司并非最佳选择,可适当隐藏“底牌”,可只提到竞争力较弱的备选公司或者巧妙否认,并表达入职目标公司的意愿。

3、侧面坦露生涯规划,突出岗位匹配度


当被提问该问题时,求职者可在回答目前收到的offer时,提及对目标公司职位以及自身的职业规划,从提高岗位匹配度,加深面试官印象。

心理学上有“刻板效应”的说法,即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积累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

HR在翻看简历后,难免会对求职者产生一种固定印象。若是在面试时,求职者循规蹈矩,便被面试官pass掉。

李开复提到,求职面试,最注重的就是你的创意和灵气。因而在回答问题应偏向于给予HR稀缺价值信息,从而打破“面试菜鸟”的刻板印象。

因此,侧面透露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从而突出岗位适配度,可能会更能全方位展示自己,从而成功入职。

其实,offer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完全证明自身能力的强弱,关键还在于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如今较多企业复工复产,求职者更应该在面试的同时积累经验,争取尽快入职心仪公司。

总之,求职者应该发挥已有offer带来的积极作用,化被动为主动,理解HR的潜台词,开拓思路,并持续更新观念,养成良好思维方式才能继续在职场沉稳发展。


1
二维码

扫一扫手机访问

简介:HR为什么要问你目前有几个offer是一篇相关于职场文章,最新最全的职场百科信息平台,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念,职责网。

标签:

相关文章

  • 宝洁公司的笔试

    笔试主要包括3部分:解难能力测试、英文测试、专业技能测试。(1)解难能力测试。这是宝洁对人才素质考察的最基本的一关。在中国,使用的是宝洁全球通用试题的中文版本。试题分为5个部分,共50小题,限时65分钟,全为选择题,每题5个选项。第一部分:读图题(约12题),第二和第五部分:阅读理解(约15题):..

    2025-06-18

  • 面试应答有哪些话术和技巧

    面试中,有很多面试官必问题,今天我们选取了3大问题,来解读一下,面试应答有哪些话术和技巧。“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一场常规的面试,面试官的开场白一定是“请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面试官需要你自我介绍的原因,主要是:考察你的表述是否与简历上显示的内容相一致。考察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

    2025-06-15

  • 面试官:你不值1万只值7千怎么反驳

    某乎上有个苦恼问题,大约2000万人围观,说明许多求职面试者都遇到过。经过一面二面后,面试官跟你“薪酬面议”。你说“我期望月薪1万块”。面试官直接怼回来,“对不起,你只值7000块。”是不是觉得很恼火,很伤自尊?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1】不要玻璃心。假设一个场景,面试官冷冷地、嘴角不经意..

    2025-06-12

  • 面试官问:公司高层斗争,你站哪一边

    网上有道题目,面试官问:“公司高层斗争,你站哪一边?”应该怎么回答?我想说,这个面试官的问题是在给你挖坑啊!高层斗争,你要站在哪一边本身就先入为主地诱导你选边站。不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确实信息量很大。下面,结合自身职场经验,我说说对这问题的一些看法,仅供各位参考。一、高层斗争,为..

    2025-06-11

  • [面试]面试官问:凭什么要录用你?

    求职者吐槽:“录不录用我,理由难道是我说了算?不是我说了算,问这条有意义?”面试官观点:这一问题其实也是在问“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看上去我很咄咄逼人,其实是在考验你的临场应变能力。专家: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要站在招聘公司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是面试官会如何筛选候选人,会有什么条件..

    2025-06-11

  • HR问:“你希望与什么样的领导共事”

    相信正在经历校招的小伙伴都知道,在面试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问到:“你希望与什么样的领导共事?”大多数求职者面对这个问题时,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回答。下面,我们先从一则案例开始:上周三,马上毕业的小王去应聘某企业设计师。小王刚开始很紧张,但是..

    2025-06-07

  • 面试时,为什么都会问有没有男朋友?

    小兰最近在找工作,面试了几家公司后,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家公司基本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有没有男朋友”。一开始她是有点排斥回答的,毕竟这是她的私生活,好像跟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吧。另外,她也不想让人知道,都30多了还是单身一个,太没面子了。后来面试多了,她发现这个问题企业..

    2025-06-06

  • 面试中高管最常关注哪些问题

    问题一你最喜欢目前工作的哪些部分?最讨厌哪些部分?提问目的:你目前岗位上的技能与经验将有多少可运用到新职务中,以及你想从新职务中获得哪些经验、挑战或技能。特别提醒:避免谈你不喜欢的事,批评目前或过去的雇主是很危险的行为。问题二目前你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应付的?提问目的..

    2025-06-06

  • 面试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

    面试常见问题系列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你知道面试官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什么,那么你就知道怎么解答了。面试官主要了解以下2点:通过你的回答了解你的求职动机;通过评估你的回答来判断你的职业稳定性针对以上2点,你可以考虑从匹配度分析、未来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回答。通过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分析..

    2025-06-06

  • 面试问题,如何评价你的前任公司?

    近一段时间又是跳槽面试的好时间,于是很多人又在为跳槽的事情而忙前忙后。在去公司实际参加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一定会问到一个问题,那便是:你如何评价你的上家公司?这个问题在整个面试环节或者不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但却是一个很敏感又很容易设陷阱的问题,所以把答案答进面试官的心里,还是非..

    2025-06-05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