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2019上海落户历程分享
记录了一下自己的落户历程,供大家参考。Part1申报时间博士为当年12月31日(工作日)前,硕士可以关注每年上海市的通知;申报材料如下:(1)《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单位HR填写打印)(2)《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表》(3)《就业推荐表》(4)三方..
2025-07-25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孤岛。
”疫情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够?
群里回复微信成为唯一的工作内容?
王者峡谷、玩吧、饭局狼人杀中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上班的时候,总抱怨长时间的加班,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如今时间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很多人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也有一些人,在你睡到日上三竿的时候,开始偷偷营业了。
有的人拿起家中搁置已久的健身器材,成功瘦身塑形;
有的人为了男神开始学习了视频混剪,解锁了新技能;
有的人趁机消灭了待读书单里的书籍,练就性感大脑;
有的人尝试起了副业,把多出来的时间投资在爱好上......
宅,是一种能力。
疫情期间会不会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1会宅,也是种能力周国平曾说过,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我”,就看他是否能独处。
当你自己一个人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呢?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有一种充实。
在这个24小时在线链接的社会,我们能在任意时刻和任何人交流,却很少和自己对话。
还记得大四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去宿舍楼里的自习室,在那间安静得可以听见窗外树叶窸窸窣窣声音的自习室里,带上两本我喜欢的书,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如今回忆起来,那是我最惬意和滋养的时光。
就像把一颗树苗放在一片土地上,它站在阳光中,感受清风的吹拂,悄无声息地生长。
我在那间自习室里,敲完了一篇篇文章。
还记那个时候,一个大号的主编问我:“你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写一篇文章?”
我回答:“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差不多是一天一篇。”
他听了之后觉得很惊讶,我当时却觉得不理解,因为一天一篇,对于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直到我在工作之后,才明白他那时的惊讶。
当爱好变成了工作,当时间被老板买断,你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成为没有灵魂的码字工,每在键盘上打上一句就感到一次阵痛,灵感和创作欲在瞬间腐烂和消亡。
所以每工作一段时间,就会感到厌倦,觉得再也写不下去了。
我一直以为是我没有进行阅读和积累,所以导致写出来的东西索然无味,毫无新意。
后来才发现,其实是我已经太久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缘故。
我在逃避和内心的自己对话,所以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
后来辞职以后,我没有急着找下一份工作,我在家歇了近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常常把手机调成静音,也不理会手机是否还有电量。
看一本书舍不得放下,从天黑看到天亮。
我感到内心有什么东西在抽枝发芽,于是拿起电脑,听从内心的声音,敲下了一字一句。
如果说,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那么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是一种灾难。
所以疫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独处的机会,在沸腾的人群中你是看不到自己的灵魂的,只有在宁静的独处中才能辨认自我。
2有的人宅废了,有的人宅会了前两天,不少人开始了在家办公。
刚好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段子:再不开工,老板会发现公司没有我其实也无所谓。
当工作内容成了写工作日志和微信群回复消息,有人真正实现了“躺着也能把钱挣了”。
疫情期间,有的人在偷闲摸鱼,而有的人在闭关修炼。
很多人羡慕自由职业者,希望不再朝九晚六,每天花一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在家和公司奔波。
然而,自由职业者其实并不意味着更加自由,而是更加自律。
没有打卡和KPI的硬性规定,你需要靠意志力克服内心的惰性。
某一天,你觉得很累,想多睡会儿,于是按掉了闹钟,反正也没有人扣你工资。
但一旦你在某一刻松懈,放过了自己,那么这样的情况会反复出现,直到你看到别人都在拼命工作,而你的计划却毫无进展,你会感觉自己糟透了,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时间是很公平的,你如何打发你的时间,时间就会如何打发你。
你把时间用在工作上,时间会兑换成薪水存在你的银行卡里;
你把时间用在阅读上,时间会兑换成智慧藏在你的灵魂里;
你把时间用在健身上,时间会兑换成马甲线印在你的腹肌上。
雷军大学毕业后,曾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工作,虽然薪水待遇不低,但是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他从没有在工作时间里摸鱼,如果浪费了半小时,他就会觉得很惭愧。
因为雷军认为,和老板玩猫和老鼠的游戏真的没必要,因为时间是自己的,“公司所付的那么一点儿钱,就买下了你一个月的青春?”
所以与其想着如何占老板的便宜,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成为高价值型员工。
3不会按暂停键的人,也无法加速奔跑不会按暂停键的人,也无法加速奔跑
这次疫情,其实是给整个倍速播放的社会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生活中扑腾着翅膀袭来的黑天鹅,老板和员工们陷入了焦虑。
餐馆不能开了,活动不能办了,衣服卖不动了。
怎么办?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在加速奔跑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少抬头看方向。
但现在,每个人都被迫闭门思考。
老板们开始闭门思考:如何减少企业成本?如何将公司的业务转到线上?如何稳定军心?
而上班族们开始思考:如果公司裁员,自己是否安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手里是否有足够余粮?
这次疫情也有很多应对得很好的公司。
譬如我常去的一家服装店,前两天工作人员在微信上跟我说,我之前看到的一件外套现在3.8折了,现在买性价比很高,并把我拉入了她们的秒杀群。
在微信群里,几乎都是经常来店里消费的老顾客,因为这次疫情对公司冲击不小,冬天的库存卖不出去,春天的新款也无人问津,所以她们决定以微信群售卖的形式和低价秒杀的策略降低公司的损失。
当一个人在准备跳着去摘更高的果实之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蹲下来积蓄力量。
宅并不意味着停摆,而是让人慢下来思考,不会按暂停键的人,也没办法加速奔跑。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宅在家,别停摆,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简介:「秋招经验」疫情期间宅在家,如何干些有意义的事?是一篇相关于职场文章,最新最全的职场百科信息平台,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念,职责网。
相关文章
记录了一下自己的落户历程,供大家参考。Part1申报时间博士为当年12月31日(工作日)前,硕士可以关注每年上海市的通知;申报材料如下:(1)《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单位HR填写打印)(2)《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表》(3)《就业推荐表》(4)三方..
2025-07-25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上大学时迷茫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那所学校、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该为此做什么准备......工作以后迷茫自己是不是做了正确的选择——我是应该多去尝试、寻求更多可能性,还是选择在某一领域踏实工作、继续深挖......很显然,在找到人生真正的答案之前,我..
2025-07-25
2020年的开头让人惶恐不安,当全民都被迫宅在家里的时候,很多曾经拿不起,曾经不愿拾起的东西,也在无奈寂寥之下开始尝试。最先掀起学习巨浪的是“python全民热”。这让我想起了365天前的自己。那时候,研一刚满一学期,充满了对自我的否定和对未来就业的迷茫,正如广大徘徊于毕业季的朋友,我害怕、..
2025-07-24
有些求职者跳槽,选择骑驴找马,一离职马上就接上了新工作;但也有不少求职者,直接裸辞,导致有一段或短或长的职业空白期。一两个月的空白期其实比较普遍,但三个月以上就显得略长了,甚至有些求职者会有一年以上的空白期,难免被面试官询问。这时候,很多求职者就慌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今天我们就..
2025-07-23
随着就业形势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双非类高校毕业的本科生被迫选择了考研。然而目前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大多数人选择考研并非是对于科研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根本对所谓的科研一无所知,那么成为研究生以后,这些人大概率会出现对导师所分配的课题不感兴趣的情况,并且这个问题绝非是通过简单的更换..
2025-07-23
最近,孙俪和罗晋主演的《安家》正在热播,和它的名字一样,“安家”不仅是讲述中介人员卖房的故事。更讲述了偌大的城市中,年轻的人们一批一批地涌进来,为了生存、未来、和更好生活而奋斗。除了“住房”这一敏感话题,整部剧也穿插着很多职场上的故事,在这部剧里,我们能看到职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2025-07-23
收到一份满意的offer,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在入职之前还有一道重要的程序--入职体检。只有通过了入职体检,才能顺利入职。今天我们来聊聊入职体检。为什么要进行入职体检?对于入职体检,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一种觉得这就是走个过场,没什么重要的;另一种人,尤其是自身有点小毛病的,会过度紧张..
2025-07-23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哈叔的职场微课堂(lD:haerg7),作者哈叔(若客文化签约作者)。”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世上没有不散的朋友。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段关系最后都将会终结,相聚其实是相对的,终究还是要分离。父母与子女,朋友之间,雇主与雇员...在职场上,离职、跳槽是一种很常见的..
2025-07-23
自各省研究生录取分数陆续出来后,国家公布了扩招信息:“今年的考研录取名额增加20万人,将达到110万人”,由此引来不少网友热议:研究生即将本科化。1我国距离实现研究生本科化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自1978年恢复高考到2018年,共计11500多万人参加高考,按比例大略核算,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占一半,..
2025-07-22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17日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0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181377例,死亡病例7119例,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已报告病例。反观国内疫情,湖北省武汉市外连续12天保持0新增病例,湖北新增确证病例也降为1例。国外..
2025-07-22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